在大唱契约精神、平等互利的美西方商业舞台中,正上演着一场霸权与反叛的对弈。主角是Arm与高通这对昔日盟友。
从2022年8月,Arm在高通收购Nuvia后陡然翻脸,双方就专利授权问题几番对簿公堂,旷时一年犹未尘埃落定,直到近日高通悍然对Arm展开反攻,合纵连横多家科技巨头布局 RISC-V赛道,向Arm最敏感的神经发起一击,全球芯片江湖波澜再起。
(相关资料图)
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霸主,Arm几乎垄断着半导体行业的芯片设计IP供应,在下游芯片厂商的统治力无出其右。而高通在Arm的称霸之路上居功甚伟,一向被视为ARM公司核心客户,此次决然叛出Arm阵营,并祭出了RISC-V这件极具杀伤力的武器,着实让人大跌眼镜。
随着矛盾不断升级,两大厂商破镜难圆已成定局。而从两者一系列恩怨纠葛中,也折射出了上游ARM公司的霸权、下游厂商的危机感,以及国产ARM阵营的无奈。
盟友高通的叛逃
尽管此前Arm公司就因授权费率、Nuvia的IP归属等问题将盟友高通送上法庭,但当高通举起叛旗投身 RISC-V时,很多人仍惊讶于高通的果决。双方在移动领域互相成就的商业佳话,俨然已成昨日黄花。
根据近日在官方新闻稿中曝出的信息,高通将联合恩智浦、Nordic Semiconductor、博世和英飞凌组建一家新公司,该公司“旨在推动 RISC-V 的采用”通过支持下一代硬件开发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。
据了解,新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市场目标锁定在了汽车领域,并且最终将扩展到物联网和移动端,这不仅是高通最大的市场,也是过去与Arm公司的主要合作领域。
在很多人看来,高通此举无异于另起炉灶,提前布局RISC-V成为其彻底叛出Arm阵营的前奏。但对于Arm公司来说,高通的离开绝不仅仅是损失了一个大客户这么简单。
纵观全球芯片设计领域,从PC端用户规模及性能水平来说,X86一骑当先称霸通用计算市场多年。
紧随其后的就是崛起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rm公司,凭借低功耗、低门槛优势,Arm阵营生态规模近年来飞速壮大,并在移动端建立起领先优势;而相对比较“年轻”的RISC-V,近年来依靠开源属性的强大潜力,也吸引了众多下游厂商青睐,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。
高通此次以RISC-V作伐,无疑进一步放大了这一后来者对ARM的威胁:RISC-V在定位上天然具备取代Arm的能力,因其开源许可的特性,很有可能让下游芯片厂商避免 Arm 为使任何芯片与其指令集兼容而收取的费用,这将从根本上动摇Arm的市场根基。
上游霸主的霸权
高通的倒戈一击不可谓不狠辣。但从商业利益出发,贸然更换供应体系将面临巨额成本损失,即便高通把Arm拉下马,也无异于自损八百伤敌一千的七伤拳打法。是什么让高通宁愿无视眼前利益,也要与Arm彻底决裂?
业内主流观点认为,Arm的“霸权”是原罪。作为芯片产业上游霸主,Arm公司本就拥有对下游厂商的强大控制能力,而其独特的“一代一买”授权模式,更是将这种上游霸权玩转得出神入化。
所谓“一代一买”,是指芯片厂商购买ARM架构授权后,只能基于当前版本进行微小改动,当ARM架构推出新版本之后,被授权厂商则需要继续购买授权才能实现性能迭代。假设某厂商自主研发能力较强,在旧一代IP核基础上实现了新一代的功能,最后也会被Arm定义为侵权。
这也意味着,加入了Arm阵营后想要获得发展,只能持续付费跟着Arm的脚步走。久而久之,大部分厂商都会失去研发创新的能力,对Arm的技术授权依赖也会越来越重。
高通之外,中国厂商才是Arm霸权下最大的苦主。在美国政府影响下,Arm公司近年来接连宣布了对华为、飞腾等厂商的制裁。目前的一些国产ARM厂商被断供后,永久停留在了ARM V8.2版本,叠加Arm公司在自主研发方面的授权限制,这些芯片厂商的迭代路径已基本断绝。
今年4月,Arm公司的霸权之路再次向前迈出一步。软银集团提出要彻底改变ARM的芯片设计收费模式。
原本,客户支付技术授权费来购买ARM的IP授权,价格取决于授权技术的复杂程度,并且ARM还会根据芯片厂商的处理器价格抽取一定的版税,版权按照单个芯片售价的1%~2%来计算。
未来,ARM计划不再根据“芯片价值”向厂商收取使用其设计的专利费,而是根据“终端价值”收费,希望以此大幅提振专利收入。
很多终端厂商不由怒批:“Arm是在明目张胆的和客户抢利润,是在吸合作伙伴的血,简直就是蛀虫行径!”
随着客户情绪的不断蔓延,高通的动作无疑更具标志性。业界猜测,ARM阵营在长期霸权高压下正在爆发反噬。
对Arm公司来说,上有PC端巨擘X86的竞争压力,下有RISC-V欲取而代之,再加上昔日盟友高通这一肘腋之患,重重隐忧正在动摇ARM在芯片产业下游的统治基础。一旦应对不利,恐将引发Arm阵营集体叛逃的灾难性后果。
国产厂商的无奈
面对上游霸权高压,爆发者有之,沉默者有之,待时而动者或许亦不鲜见。相对来说,始终按兵不动的国产ARM厂商显得分外无奈。
众所周知,国产CPU中的华为与飞腾两大ARM厂商已经断供多年,持续迭代之路基本阻断,仅靠原有芯片库存支应绝非长久之计。但是国内ARM存量市场何其庞大,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用户规模和生态基础,想要一朝改换门庭谈何容易。
前段时间曝出鲲鹏与飞腾生态合并的消息,不难猜测这是国产ARM临危抱团稳了一手,期望以生态扩张和芯片共享的形式,延缓ARM版本停滞及库存危机,两大厂商暂时还未下出关键的胜负手。
风雨飘摇中稳字当头的选择毋庸置喙。但是市场风云诡谲不可不察,国产ARM的现实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糟。
最近ARM方面有新消息传出,除对苹果、三星等少数几家特殊的厂商外,Arm或对其他CPU厂商采取更严格的授权限制,即如果使用了Arm的CPU核,那么使用GPU、NPU、ISP等IP核必须全部采用Arm的技术,不得使用第三方架构,否则将无法获得授权。对国产CPU厂商来说,原本就渺茫的授权获取希望已成绝望。
伴随着版本停滞的时间拉长,国产ARM与主流芯片性能的差距也将越来越大。对内,阿里、小米、中兴等厂商已拿到ARM V9版本,相较于V8.2提升了约30%的综合性能,即便鲲鹏等厂商可以通过微调改进、堆核等方式强行弥补,但也会造成成本上的巨大压力。
对外,X86的综合性能一向领先,ARM V9排除功耗优势外也很难与其比肩,落后整整一代的ARM V8.2只会将国产ARM拽入深渊。
另外,已经将目光瞄向ARM存量市场的RISC-V又岂能甘附骥尾,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不仅为中国厂商带来了希望,也给困守孤岛的国产ARM带来更大的危机感。
试想一下,接下来如高通等ARM厂商纷纷揭竿而起另立山头,再有RISC-V阵营快速崛起赶超,若只有国产ARM厂商原地踯躅,届时相关厂商的处境将变得无比尴尬。
很难讲现在的高通是不是干了国产厂商最该干的事,不管前路如何,留给国产ARM的窗口期真的不多了。